「上帝沉默不語,惡魔低聲呢喃。」
上面這段話是節錄此書中一段禱文的部份。
我不大會寫書評,但是我會努力的寫出我看完這本書的心得,多少有雷,如果看倌們不想要被雷到,那還是按上一頁離開吧。
在《神秘森林》那本書中,有稍稍描繪到關於教唆犯罪的事。但正因教唆犯罪在法律上屬於模糊地帶,所以很難界定、判斷甚至定罪。本書作者也想表達關於教唆犯罪的盲點,所以才寫成了這本書。
首先,我們必須先想一下,在自己心中定義的教唆犯罪是什麼意思?在台灣的刑法(第29條)來看,教唆罪等於犯罪人所犯下的罪行。簡單來說就是:A教唆B去詐欺,B犯下的是詐欺罪,所以A也是詐欺罪:若是A教唆B去殺人,B犯下的是殺人罪,所以A也就是犯了殺人罪。
很有趣,教唆罪的刑責不定,讓我覺得有點虛無飄渺的。在此,也順便告訴大家,教唆罪與共犯、幫助犯是不同的!
(我只有修過資訊法規,所以對於民法、刑法之類的法律是不懂的,如有說錯,請指教!)
故事的內容不複雜,就是有五個小女孩失蹤了,但是卻在某個地方挖到了六隻小女孩的手臂。搜查團隊及協尋小孩專家和犯罪學專家組成了一個奇怪的團隊,但這個團隊很努力的把所有的蛛絲馬跡都湊起來,而每具小女孩的屍體都指向了一個不為人知的犯罪。
作者同時也想表達這整個廣大的顯型社會所扼殺的微小生命。例如,之前我忘記在哪裡曾提過『他人事』就差不多是這個概念。(好像是在VC裡面提的)
沒有人會去在意別人家的事,儘管是在超級豪華的社區裡,身邊都是上流人物也一樣,甚至沒人記得那戶人家多久沒有出門了?
三個月了,你三個月都沒看到你的鄰居出門,你難道不覺得奇怪嗎?連警衛都沒發現,多可怕的事!你每個月付那麼昂貴的管理費、清潔費等等,結果他們竟然連你這幾天去哪都不知道?
在此也諷刺了大家以為昂貴的社區與安全劃上等號。其實不盡然啊。
另外,作者也提醒大眾,有些小惡,放著不管看似沒事,但這些小惡總是會長大成為惡性腫瘤的。從小大人們對於孩子的行為舉止應該是要去了解,而不是縱容。甚至看到這些小惡的時候,別以為自己有辦法處理這些小惡,因為孩子天性敏感,當他們知道不能信任你的時候,他們就會隱藏自己的本性,以免挨罵、受傷,但那些錯誤思想的種子卻早已深根。
這讓我想到,前陣子發生一些社會事情,孩子做錯了事,然後父母陪著孩子出來下跪道歉。我不清楚其他人對於這樣的事情有什麼看法。但在我來看就只是……「唉」,一聲嘆息而已。
主觀的說,我本身對於這樣的事情所抱持的看法比較偏頗,因為我實在不喜歡父母親還要出來分擔孩子的錯誤。當然,不是說父母完全無誤,只是,就我主觀的看法來看待,我會覺得……個人負起個人的重擔吧。你還能替你的孩子分重擔多久呢?你這麼做之後,孩子有比較感激你嗎?或者說,孩子會因此而變得更有責任感嗎?
其實很多事情都很模糊也都一線之差,因為搞不好父母若是沒出來分擔孩子的錯誤,孩子會開始恨父母然後以後做出更不好的事也不一定。
所以,我不知道~個人有個人的看法,如此而已。
有點扯遠了。
《惡魔呢喃而來》此書的用詞並非艱深晦澀,情節都安排得很妥當,還沈溺在上一個驚悚的情節尚未脫離,下一個詭譎的布局又出現。真的會讓人捨不得放下書。
我很少看書看到雞皮疙瘩或者毛骨悚然,但這本書並非恐怖小說,卻讓我忍不住地打了寒顫,且感覺到了冰冷的人性。
雖然有書評說,結局很難猜到,但其實我猜到結局了,所以不算有驚喜,但卻也不失一個開放性結局。除了角色的描寫讓我覺得還可以更深切一些之外,其他的情節安排都很不錯,或許正因為作者本身寫劇本的,很懂的在什麼時候給觀眾甜頭。
這本書真的不錯,所以我給他的評價頗高。希望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看看!
留言列表